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10浏览次数:10

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正是在目前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背景下,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服务外包人才。2014年按省教育厅批准的3+1嵌入式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和教学,确立了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建成了校内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利用“卓越计划”所要求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照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突出实践性、创新性要求,既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又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讲解实际工程项目,同时提供先进的、符合应用需求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物联网和软件技术。将建设成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示范点和研究基地。

1、机构设置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改变原有分散孤立的中心管理模式,实行常州大学中软国际二级化管理。整合中心资源,实现高效与共享格局。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面向创新与创业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建立中心规章、八簿一卡工作制度建设、中心开放性建设、实验室设备账簿完善等方面开展有效工作。全面加强和完善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实践教育培养方案,实践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提高中心人员素质。建立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软件与硬件创新基地、移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ARM实验室、PLC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和数字电视实验室。

2、师资队伍

目前,实践教学中心共有实验教师34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9人,实验技术人员8人。专职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专职人员已组成了院级创新团队4支。

3、实验装备

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条件。该基地建筑总面积1800m2。包括实验楼、研发楼、宿舍楼等,拥有需求管理、软件测试、文档管理、版本管理、嵌入式系统等各种实验、实习仪器设备450余台套。校外实践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经历,熟悉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系统测试、项目管理与运营等技术。按照各学科实验特点,自制仪器、仪器设备4509台套,仪器设备实现了根据所开实验的内容和所开实验的时间、地点进行合理、高效配置;每年投入设备经费200万元左右,实验仪器、设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层次上满足开放实验教学和创新研究的需要;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达99%。设立了资源管理和运行保障岗位,提高了设备管理、维护和运行效率,实现了实验设备的账、物相符率达100%,完好率达98%,从而有力的确保了高密度、大批次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经常性、大规模的创新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建立了仪器、设备引进计划编制和实施规程,设备年更新率3年平均达10.39%,利用中心建设的投资和学院其他资金的投入,添置设备433台套,价值278万余元。共设立了资源管理和运行保障岗位,提高了设备管理、维护和运行效率,实现了实验设备的账、物相符率达100%,完好率达98%,从而有力的确保了高密度、大批次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经常性、大规模的创新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4、教学体系

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面向电子(硬件)与信息(软件)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以研究创新类教学为目标,构建了以学科基础知识认知、专业必修知识认知及知识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为核心,研究创新类教学内容落实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链接:http://jsjx.cczu.edu.cn/zrgjsjjyzx/main.htm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