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及展望学术讲座

刘毅 王博宇 文/摄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

2025119日,学院在图文中心818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及展望》的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了工业智能调度领域的知名专家清华大学王凌教授共同探讨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的发展现状、核心技术及未来趋势,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刘毅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毅为现场观众隆重介绍了主讲嘉宾王凌教授,并阐述了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调度优化已成为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优化服务资源配置的核心支撑,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场景,仍存在算法适配性、实时性等诸多挑战,亟需行业高校等多方共同探索解决路径。



 在核心分享环节,王凌围绕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讲解。结合自身深耕该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当前智能调度优化领域的主流算法,包括粒子群优化算法、强化学习等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特点及优劣对比。针对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调度、仓储物流调度以及服务行业中的交通出行调度等典型案例,王教授详细拆解了调度优化问题的建模思路、约束条件处理方法以及算法优化策略,生动展示了智能调度技术如何为企业降本增效、为服务提质升级。


同时,王凌还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了智能调度优化技术的未来方向。他强调,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调度将朝着实时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多目标优化、动态环境自适应调度等将成为重点研究领域。现场互动提问环节气氛热烈,研究生王博宇、徐成龙分别就突破技术理论与应用实践鸿沟、动态环境下调度模型的快速迭代构建等关键问题向王凌提问,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王凌针对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拆解解答,不仅厘清了两位同学的疑惑,更引发了在场研究生的广泛思考,让大家深受启发。


最后,刘毅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表示,此次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不仅让研究生们深入了解了工业与服务系统智能调度优化的前沿动态,更搭建了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桥梁,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主讲嘉宾简介:王凌,1995和1999年在清华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主讲教授,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全球高被引作者、全球顶尖科学家终生及年度榜单,担任中国仿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及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及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委会和过程控制专委会常务委员、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常务理事,中科院一区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主编、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主编、IJAAC主编、CSMS执行主编、IEEE Tra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副编辑、系统仿真学报副主编、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编委,是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以及智能优化与调度学术会议创办人,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与服务系统优化调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已出版专著5部、在IEEE Trans和Science China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WOS引用3万余次、Google Scholar引用4万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仿真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创新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IEEE TEVC杰出AE、INFORMS Franz Edelman Finalist Award等。


搜索
您想要找的